大厂广告业务的新变化:从小红书变动看行业趋势

日期:2025-08-15 18:56:48 / 人气:17



小红书调整与行业共振

8月12日,小红书公司组建大商业板块,柯南担任总负责人,和之恒共同组成领导班子,商业化广告、交易业务组织设置仍为一级部门。这一调整是全球广告平台商业化组织变革浪潮的一部分。今年以来,营销端和交易端正以不同方式加速合流。

国外,1月谷歌进行人事调整,广告业务副总裁维迪亚·斯里尼瓦桑升任广告与商务副总裁,Google Shopping和支付业务划入其职权范围,这是谷歌重新梳理广告和交易关系,让广告连接带货、完成支付的体现。国内,3月抖音将巨量千川从巨量引擎划归至抖音电商,巨量本地推并入抖音生活服务,从流量部门走向交易主航道。类似组织合流趋势早已有之,如2020年林璟骅兼任相关职务,2023年11月王剑伟出任快手电商事业部负责人并兼任商业化事业部负责人。这些调整路径不同,有的是“广告 +”,有的是“交易 +”,但都指向更紧密的整合,且多由公司核心高管主导,他们统领交易和增长方向,将广告、内容、电商、流量系统统一调度,广告和交易的界线逐渐消失。

广告业务地位的转变

在以往大厂的增长飞轮里,客增团队拉新,主端促活,商业化负责流量变现,很多大厂从营收角度看类似B2B公司,依赖企业广告费。广告业务视角下,流量被视为矿,商业化部门负责挖矿和炼矿,以提高流量纯度和广告溢价。早期国内部分搜索大厂为保持广告营收高增长,将平台流量里的ad load开到最大。

但抖音看透了流量的本质,不把流量当成可售广告位,而是客户生意的起点,其商业化平台“巨量引擎”体现了流量和转化,广告业务战略对标阿里。如今,广告从单纯卖流量变为生意的引擎,从“目标”变成“工具”,嵌入整个经营流程,成为生意链条上的前置变量。

需求端预算逻辑变化

联合利华去年设立首席增长与营销官职位,其增长行动规划中提到要将新增营销预算押在能全链路、跨触点放大的大平台,尤其是数字平台。这挑战了企业过去的市场营销架构,过去品牌部、销售部、电商部预算目标、口径、KPI不同,现在要押注“大平台全链路”,就需让预算在一个增长框架下调配,这使得营销平台维持“广告vs电商”的部门墙显得滞后。

用户端消费路径变化

注意力稀缺、时间碎片化,消费决策更多前置在广告信息流,决策链路变短、变快。当用户在短视频上多停留、点开评论区,平台就会嵌入交易入口,压缩转化链路,实现所见即所得。这使得广告和交易从两段节点变成同步动作,也改变了用户信任结构。

过去用户信任基于品牌,靠时间和传统营销手段建立。现在用户做决策时间压缩,传统品牌背书作用减弱,内容本身的说服力、人物IP的影响力、渠道背书的口碑效应构成了更复杂的信任结构,用户信任的锚点从Logo换成了人脸,从品牌转向了IP,形成了“临场信任”。这种信任建立在局部信息完整、场景可信、内容细节丰富基础上,是理性的快速决策。平台为抓住这种信任,推进闭环逻辑,这对平台提出了更高要求,不仅需要组织整合,更需要系统能力协同。

广告系统要对齐GMV指标,交易系统要在上游接住意图。真正能实现广告与交易合流的是“强内容 + 强交易”的平台,如抖音、快手、小红书、B站。未来广告业务部门的问题从“怎么流量卖出去”“投放效果如何”转变为“怎么把客户生意接进来”“生意的经营如何”,平台要从“卖流量”走向“做经营”,从“变现团队”走向“增长中枢”,但这一转型面临组织打通、系统协同、人才适配等难题。

作者:长运娱乐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长运娱乐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