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中年中国”的挑战与应对:从日越经验看中国发展之路

日期:2025-07-14 17:24:02 / 人气:5



“中年中国”的定位与三国比较意义

中国在人口年龄结构上处于日本和越南之间,是“中年中国”。将中国、日本、越南放在一起比较具有重要意义。三国同属东亚/东南亚范畴,经济都高度外向化且依赖制造业出口,只是发展层次不同。中日都曾是“世界第二”且遭遇“世界第一”的阻击,中国遇阻时间更长;中越经济体量虽差异大,但越南发展路径类似“迷你版中国”,且正在进行行政区划和政府体制改革,其经验可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借鉴。

日本经验:债务与社会保障的启示

 • 经济与老龄化现状:日本人口年龄中位数达49岁,已进入老龄社会。尽管经济增速在90年代后急剧下跌,但社会保障水平较高且普惠,国富程度连续8年增长,大学毕业生就业率高,访日游客数量和消费额创新高,社会呈现出就业充分、财富增长、稳定良好的态势。

 • 债务使用的思考:日本政府债台高筑,但其很多负债用于社会保障。这让我们认识到绝大部分经济体注定是负债经济体,关键是建设好的、可信的、可持续的债务体系。“好”债务要把负债用到能创造价值的地方,从聚焦基础设施转向满足人的合理需求;“可信”债务要有借有还,政府要从“投资型”转向“服务型”,加强财经纪律;“可持续”债务要能源源不断发出新债。中国负债率攀升主要在地方层面,中央政府信用高、负债轻且有优质资产,前提是准确掌握全口径地方负债规模并施治。

越南启示:行政体制改革与精兵简政

 • 发展与改革情况:越南是社会主义国家,发展路径被称为“迷你版中国”,从1986年开始改革开放,2007年加入WTO,过去十年经济增速可观,正处于增长快车道。越南进行了“重整江山”的行政区划和政府体制改革,将省级行政区从63个砍到34个。

 • 对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借鉴: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可借鉴越南经验,但情况不同。中国外部环境复杂,政府规模不能骤然压缩。可参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《决定》,稳妥推进人口小县机构优化,如给县域更大改革自主权、提升发达县级市为地级市、撤销合并一些县域、推行党政融合治理模式等。同时,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精减也在推进,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,精兵简政、简政放权改革不能止步。

中国应对之策:社保改革与创新发展

 • 社保水平提高的策略:中国社保水平提高要与调结构、促普惠结合。先从“覆盖更完整”和“提低”入手,如实现城镇社会保障全覆盖、保障房对低收入居民全覆盖。不同类型养老保险和年金存在结构性差异,应提升农民养老金水平,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,尤其是提高民营企业覆盖率。

 • 社保体系建设的多策并举:社保水平提高不能仅靠政府,要政府、企业、个人群策群力。日本应对社保养老挑战是系统工程,中国也应如此,告别唯GDP增长路径依赖,迈向注重民生福祉和投资效益的新格局,同时要细细计算投入的合理结构、合适节奏和配套措施。

 • 改革创新释放活力:中国老龄化深化,改革也在深化。通过改革创新释放活力动能,在应对“到中流击水”的挑战中,打造有为政府,实现民生福祉提升和营商环境优化,开辟发展新局面。

中国在面对老龄化和国家治理运行体系老化、臃肿化等挑战时,可从日本和越南的经验中汲取智慧,在债务使用、社会保障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,以改革创新释放活力,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进步。

作者:长运娱乐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长运娱乐 版权所有